我国装载机始于1960年末,它的发展经历了60年代仿制摸索阶段,70年代自力更生研制阶段,80年代以后的技术引进、合资合作和自我发展几个阶段。初期我国刚开始生产的装载机是机械履带式装载机Z1-4型4t(成都工程机械厂生产)和红星1立方米装载机(上海港口机械厂生产)及后期Z420、2t液压装载机(成都工程机械厂生产)和Z4353.5t型装载机(厦门工程机械厂、柳州工程机械厂生产),同时研制了我国的回转式装载机Z4H2型2t,180度回转装载机(成都工程机械厂生产)。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Z435型为整体机架、后桥转向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在吸收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轮式装载机技术的基础上,开发成功了功率为162KW的铲接式轮式装载机,定型为Z450(即后来的ZL50),并于1971年12月18日正式通过专家鉴定,就这样诞生了我国第一台铰接式轮式装载机,从而开创了我国装载机行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。Z450型装载机具有液力机械传动、动力换挡、双桥驱动、液压操纵、铰接式动力转向、气推油加力制动等现代轮式装载机的基本结构,为当时世界先进水平。也基本上代表了我国第一代轮式装载的基本结构。该机在总体性能方面具有动力性好,插入力有掘起力大、机动灵活、操纵轻便、作业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。

铲车、装载机装卸方式: ①前卸式:结构简单、工作可靠、视野好,适合于各种作业场地,应用较广; ②回转式:工作装置安装在可回转360O的转台上,侧面卸载不需要调头、作业效率高、但结构复杂、质量大、成本高、侧面稳性较差,适用于较侠小的场地。 ③后卸式:前端装、后端卸、作业效率高、作业的安全性欠佳。在国际市场上引领装载机技术发展的有美国、日本和欧盟。美国是世界装载机生产大国,其市场主要以高端产品而闻名,生产企业有40多家,主要有:卡特彼勒、克拉克、德莱塞、迪尔、勒图尔勒、凯斯等。日本是装载机第二生产大国,年产量在4万台左右。主要制造厂商有:小松、东洋运搬机、新卡特彼勒三菱、川崎重工、古河等。欧盟是装载机生产的第三大集团,它拥有意大利的菲亚特阿里斯,瑞典的沃尔沃(VME集团),德国的O&K、利勃海尔、泽特梅,英国的JCB等著名公司。时至今日,三大集团中的主要企业已分阶段渗入中国装载机市场,尤其是国内重点工程中的大型设备。

装载机培训众多的学员在学习的时候从实践操作上讲,都能够顺利的操作下来,但是不少学生动作不规范,这就带来了很大的隐患。这里,装载机培训希望学员能够在学习还实践技术的前提下,尽量学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。装载机的驾驶和操作要领:一、起步:(一)步骤1、升动臂,上转铲斗,使动臂下铰点离地40至50厘米。2、右手握方向盘,左手将变速杆置于所需档位。3、观察机械周围情况,鸣喇叭。4、放松手制动器操纵杆。5、逐渐下踏油门踏板,使装载机平稳起步(二)装载机操作要领:起步时,要倾听发动机声音,如果转速下降,油门踏板要继续下踏,以提高发动机转速,以利起步。二、换档:(一)步骤1、加档( 1 ) 逐渐加大油门,使车速提高到一定程度。( 2 )在迅速放松油门踏板的同时,将变速杆置于高档位置。2、减档( 1 )放松油门踏板,行驶速度降低。( 2 )将变速杆置于低档位置,同时踏下油门踏板。装载机前进和倒退档互换应停车进行。(二)操作要领加档前一定要加速,放松油门踏板后,换档动作要迅速。减档前除将发动机减速外,还可以用脚制动器配合减速。加,减档时两眼应注视前方,保持正确的驾驶姿势,不得低头看变速杆;同时要掌握好方向盘,不能因换档而使装载机跑偏,以防发生事故。